▲升級版餐廚垃圾車可自動升降,餐廚垃圾車將垃圾倒入卸料臺
臺海網12月25日訊(海峽導報記者 陳思親 文/圖)“高大上”的新版餐廚垃圾運轉車,開始在湖里和海滄“持證上崗”。
導報記者昨日從市環衛處獲悉,廈門于近日開始逐步改造全市餐廚垃圾收運系統,并計劃于明年開始,在全市推廣配套自動升降平臺和密閉智能報警器的餐廚垃圾車。
同時,湖里和海滄,也率先開始實行餐廚垃圾統一上門收集,并通過垃圾再生利用示范項目,將餐廚垃圾變廢為寶。
全新升級:垃圾車可自動升降報警
普通的垃圾車,不僅密閉性不高,收集效率也一般,而新上崗的餐廚垃圾車,則實現了全方位升級。
昨天,在海滄區老聃民間菜館和海滄區政府食堂門前,專車專用的餐廚垃圾車全新亮相。導報記者注意到,餐廚垃圾車在車身處配備了自動升降平臺,環衛工人將垃圾桶放入后,即可自動將垃圾倒入車內。這種垃圾車采用了全密閉工藝,專為餐廚垃圾量身定制,車身后還安裝了報警器,一旦車廂沒有密閉,就會自動報警,防止滴漏。
據介紹,餐廚垃圾車共分為3噸、5噸和8噸三種規格,海滄目前每天收集一次,每日收運量約2噸,月底預計增加至5噸。
三層過濾:餐廚垃圾統一收集再利用
隨著新版餐廚垃圾車的投用,廈門也開始啟動餐廚垃圾統一回收再利用模式。
昨天,海滄和湖里收集到的近5噸餐廚垃圾,被統一運往翔安東部固廢中心的生活垃圾資源再生示范廠處理。此前,廈門的餐廚垃圾,大多被企業各自回收,基本屬于無序收運。
據悉,固廢中心生活垃圾資源再生示范廠目前投用了一期生產線,每天可處理150噸餐廚垃圾。
這條生產線的處理工藝是:首先將油脂分解出來,拿去加工成生物柴油等燃料,其他剩飯剩菜,則進入厭氧反應器中,將污染有害物消解,產生沼氣,排入示范廠內的發電廠中進行電能轉化,轉化的電能可廠區自用,多余則并入國家電網,同時,分解所排放的水則引入污水廠處理。最后,剩余的沼氣渣子還可以用作園林綠化的肥料。據悉,再生示范廠可以將90%以上的餐廚垃圾量進行資源回收和再利用。
全面推廣:2017年回收率要達80%
餐廚垃圾統一回收再利用,將于明年在全市推廣。據悉,海滄區預計明年餐廚垃圾收運量將達到每日20噸,計劃納入400家餐飲企業,預計將發放800個餐廚桶。
同時,明年其他各區都將逐步投入新型餐廚垃圾車,并進行再升級,在垃圾車內安裝自動稱重和監控系統,為垃圾桶安裝身份標識,實現全程監督,收集時每桶垃圾都將開單,并記錄詳細臺賬。根據計劃,廈門作為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第五批試點城市,將于明年逐步完成一半的餐廚垃圾回收,2017年實現80%的回收率。據悉,目前不包括家庭餐廚垃圾在內,廈門每天的餐廚垃圾量有四五百噸,東部固廢中心設計的回收量為每日500噸,將于明年開始根據情況逐步投用。
此外,廈門還計劃通過正在推廣的垃圾分類試點,將家庭餐廚垃圾也逐步納入統一回收體系中。( 來源: 臺海網 陳思親)